22日上午,騎行活動在臨沂大學圖書館拉開帷幕,200余名大學生及志愿者一路騎行,從臨沂大學行至書法廣場,通過自身行動向市民宣傳綠色出行的理念,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采取綠色出行方式,緩解城市交通壓力,減輕能耗、污染和排放對環境的影響,同時在選擇單車出行時要規范騎行,有序停放。
據了解,為解決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完善城區綠色交通系統,按照臨沂市委、市要求,于2016年5月啟動了臨沂城區公共自行車項目建設,項目采用PPP模式,由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融資、建設和運營。臨沂城區公共自行車共建設1234個有樁站點,200個無樁站點,3萬輛自行車。其中一期建設800個站點2萬輛自行車;二期建設400個有樁站點,200個無樁站點1萬輛自行車,改造提升高新區34個站點。二期建設完成后臨沂城區范圍內蘭山老城區、濱河景區、北城新區、羅莊區、河東區、高新區和經濟開發區自行車達到了互通互聯。
每年的9月22日是“世界無車日”?!盁o車日”最早是由法國發起的,其宗旨是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,了解汽車對城市環境造成的危害,鼓勵人們在市區使用公共交通工具、騎車或步行。法國35個城市的市民就在1998年9月22日自愿發起在當天棄用私家車,成為了法國第一個“市內無車日”。后來,法國首創的無車日在2000年2月被歐盟納入環保政策框架內,9月22日亦因而成為“歐洲無車日”、“國際無車日”, 此后,這一活動迅速擴展到全球。
2007年9月22日,中國將迎來第一個“無車日”。需要強調指出的是,“世界無車日”活動并不是拒絕汽車,而是要喚起民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。如今,保護環境、倡導綠色出行、發展節能型和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共識。9月22日這一天,讓我們通過綠色出行的方式,來感受生活的快樂。